中國人口變化 參考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AD%E5%9B%BD%E4%BA%BA%E5%8F%A3%E5%8E%86%E5%8F%B2下列引用自:http://210.60.226.25/science/content/1997/00110335/0012.htmst1\00003a*{}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中國人口變化與氣候變遷 【摘要】人口問題舉世矚目,特別是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。中國人口的變化歷史,在世界上尤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本文根據歷史文獻,將五千年來中國的氣溫和人口的變動作了一個對比…… 人口問題舉世矚目,由於數千年來全世界的人口幾乎均以幾何級數上升,因此對 有限的地球空間及資源、環境,造成了重大的衝擊。而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,雖然過去生活水準不高,近年來則由於改革開放,經建的發展突飛猛進。由於 民生較為富裕,對高品質食物,如豬、牛肉、家禽、魚蝦,甚至酒類的消費量也水漲船高,因此對穀物、餌料等的需求量,所增加的比例就超過人口增加的比例。相 形之下,耕地面積卻有下降的趨勢,尤其是每人平均耕地由五十年代初期的2.8畝,下降到當前的1.5畝左右。是不是能餵飽中國,也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。 中國人口的變化歷史,在世界上尤其占有舉 情趣用品足輕重的地位。雖然任何文明古國都 有古老的人口資料,但是除了中國、印度、波斯(伊朗)、埃及、希臘和羅馬(義大利)之外,如巴比倫等古國早已消失,人口史料自然無法延續下來。而印度、波 斯、埃及、希臘和羅馬等國,雖然延續至今,但是人口史料長期付之闕如,中斷過久,喪失了連續性。 中國則自西漢平帝元始二年(西元2年)就有全國性的戶口數字(推算為五千八 百萬人)。地區性的戶口統計,則始自周宣王三十九年(西元前789年),當時在太原地區統計人口,以為賦稅、攤派兵役的根據。即使在動亂時期沒有全國性的 統計,州、府、郡、縣等地方之記錄,也可供推測全國人口之用。因此中國的人口資料,所跨越的時間尺度,所涉及地域之廣度,以及資料之豐富,都是世界第一。 當然,人口數量更是世界第一。 中國之人口變化 由於中國疆域之改變,以及若干史料因謊報、隱瞞、浮誇,或語意不清等因素所造成的不確定性,因此全中國之人口統計,須就地域大小、以及戶籍記載方法等之差別加以修正。當然,年代愈古老,數據也就愈不可靠。 前面提到,西漢時已經開始詳細調查全國性人口數據,而調查方式較不明確的人 口數,則始見於晉皇甫謐所著的《帝王世紀》,記錄夏朝(西元前 2140年) 室內設計的人口數有1,350萬。商紂時(西元前1098年至1066年)人口下降,但數字不明確。周成王初期(西元前1063年至1057年)人口 為1,370萬,周顯王五十五年時(西元前334年)一度增至3,200萬,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時(西元前221年),人口又降至約2,000萬。 此後兩百年,人口數量雖有起伏,但大體上漢文帝、武帝、平帝時人口均有大幅 增長,到王莽初期(西元13年)已增加到近6,000萬人。不過王莽後期人口迅速下降,直到東漢光武中興以及其後數代之後,人口才由光武建武七年(西元 31年)的1,500萬人,又回到靈帝中平五年(西元188年)的6,000萬人。 東漢末年董卓專政時,天下大亂,人口又再度急遽下降。到三國初期(西元 221年),人口只剩1,400萬,幾乎減少了四分之三!經過南北朝,在北魏人口極盛時代,一度上升到4,200萬人(西元520年)。不過南北朝末期北 周滅西魏,陳滅梁時,人口下降到2,700萬人(西元557年),直到隋文帝統一全國次年(西元590年),才恢復到5,000萬人。可惜好景不常,在隋 煬帝極盛時期(大業五年,西元609年)人口雖有5,100萬,不過之後卻又遽降至1,800萬人(唐高祖武德七年,西元624年)。之後人口開始回升, 到唐中宗神龍元年(西元705年)時,恢復到了4,500萬人。 在唐玄宗的太平盛 訂做禮服世時期,人口逐步回升到天寶十四年(西元755年)的 6,100萬人。不料安史之亂又令人口減少四分之三,之後二百年,人口維持在3,000萬人上下。宋太祖建隆元年(西元960年)時約有2,500萬人, 到宋仁宗嘉祐四年(西元1062年)終於又突破6,000萬人。至宋徽宗宣和六年(西元1124年)時已突破9,800萬人。 西元1125年金兵開始南下,1141年高宗紹興元年時,中國人口(宋、 金、夏、遼等合計)僅剩約7,100萬人。不過隨後開始回升,至光宗紹熙二年(1191年)人口首度突破一億人。蒙古興起後,全中國人口卻又下降,直至 1279年宋亡,當時宋、金、元、夏等人口總計為5,500萬人。元朝人口一度超過8,000萬人,但至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年)時,人口約為 6,400萬人,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突破7,000萬人,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時達高峰,約有7,200萬人,隨後下降至成祖永樂二年 (1404年)之6,000萬人。永樂十年(1412年)時又回升至7,500萬人,熹宗天啟六年時(1626年),恢復至約一億人。 明末以及清初人口又有下降,清世祖順治三年(1646年)時,全國人口有 8,850萬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再度突破一億人,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突破二億,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突破三億。至乾隆五十九年 (1794年)達一高峰,有3億2千萬 房屋二胎人。之後於1795年貴州作亂,延及湖南,次年湖北白蓮教作亂,到嘉慶二年(1797年)時,人口短暫的下降到2億 9,300餘萬人。1798年大破白蘭教,人口又增至嘉慶十二年(1812年)的3億6,700萬,到道光十年(1830年)突破四億人。 由這些數據可見,中國直到清朝人口才突飛猛進,到咸豐二年(1852年)時,已有4億4,000萬人。不過在鴉片戰爭、太平天國、捻軍及苗族反清所引起的戰亂當中,人口下降至同治九年(1870年)之3億5,800萬人,直到清末,才又回到四億人口。 民國期間,除因戰爭(民國十六、十七年之北伐及二十六年開始之八年抗戰)時 人口有所下降之外,逐步上升至三十八年之5億4,900萬人。中共掌政後,人口繼續以年增率高達2.2%的快速度增加,至1959年的6億8,250萬 人。不過隨著大動亂,數以千萬百姓餓死,因此到了1962年時人口還是只有6億8,450萬人,三年間人口之年平均增長率僅有0.1%,下降二十倍。 六○年代中期,中國人口又以超高之2.8%年增率成長,1969年突破八億人。七○年代人口增長率開始下降,但人口仍於1973年突破九億,1980年突破十億,目前已高達十二億。 導致人口下降的因素 若將中國人口變化以曲線表示,大體上是呈幾何級數上升,但是中間有許多時段 人口不增反減。一般史書描寫較多的是將之歸因於戰亂因素,或君王 房屋貸款暴虐無道。例如夏桀不顧百姓死活,殘酷剝削壓榨,荒淫無道,因而人口減少。而商紂也是荒淫 無道,酒池肉林,因此商末周初人口亦減少。又如西周末年的戰國時代,由於社會長期混亂,人口亦有減少。 然而桀當上國王後,發生嚴重的旱災,伊水、洛水都乾枯了。河水的乾枯,恐怕 與君王是否無道關係不大;商湯勝利之後,還接連遇上七年旱災,因此耕地大量荒蕪,產生的大饑饉導致百姓大量死亡。商紂時宮廷的浪費,當然可能導致百姓缺 糧,然而當時亦有大旱,不只是黃河支流,連黃河本身都曾一度斷流,對農業造成災難性的損失,人口必然減少。不過早期的數據較少,亦較不可靠。 圖一上明顯可見兩千五百年來的第一個人口減少時期發生在秦朝,主因可能是全國性的戰亂。《漢書‧食貨誌》記載:「民失作業,而大饑饉,凡米石五千,人相食,死者過半」。即使是戰亂,死於飢荒的百姓一定遠多於戰死沙場上的戰士,因此飢荒應為人口減少的主因。 漢武帝登基時(西元前140年)糧食豐足,不過到了晚年(卒於西元前87 年),一方面非生產性的勞役及賦稅太重,使得人民荒廢農田而逃亡。再加上水旱災害,蝗蟲大起、赤地千里,就淪落到了人相食的地步。《漢書》中再三提及人口 減半,也就是圖一上第二次明顯人口下降的時代。 第三次大規模的人口減少出現於王莽天鳳年間(西元14~ 21世紀房屋仲介19年),天下旱霜 連年,百穀不成,人相食。《漢書‧食貨誌》記載:「及莽未誅,而天下戶口減半矣」。東漢末年群雄蜂起,「二年間民相食略盡」,「二三年間,關中無復人 跡」,人口又由高峰期下跌,到三國鼎立時期已少了四分之三(西元221年;圖上第四次人口遽降期)。西元183年夏大旱,冬則大寒,西元184年黃巾起 義,雖說是因政治腐敗,民不聊生所引起,然而當時氣溫之降低,可能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:西元193年夏六月,「寒風如冬時」;194年七月大旱,「人 相食啖,白骨委積」;甚至到了225年十月,魏主曹丕以舟師自淮河攻擊吳國,因「是歲大寒,水道冰,舟不得入江,乃引還」。這是史料上首次發現有關淮河結 冰的記載。 三國初期人口降到谷底之後緩緩回升,到西晉末期(西元301~316年)又 開始內戰,天氣也不好,西元306年八月長安、洛陽還下雪。309年大旱,長江、漢水、黃河等大河流都可以徒步通過。310年發生大蝗災,所到之處哀鴻遍 野,什麼都吃光了,連皇宮內部都躺滿死人。 接下來的三、四十年間,人口略有回升。不過繼之又是中原大亂,「人相食,無復耕者」。西元355年春天北方發生大蝗災,百草無遺,人口隨之下降。從357年到382年這段期間,大規模戰鬥較少,人口稍稍回升,不過383年淝水之戰以後又陷於戰亂,人口下降。 西元420年開始,南北朝長期對峙,人 燒烤口相對穩定。到520年為極盛時期, 隨後的戰亂使得南北朝末期(西元557年)出現第五次人口遽降期。之後人口回升,到隋煬帝大業五年(西元609年)達到極盛期。不久又天下大亂,唐高祖武 德中葉(西元618~626年),人口第六次遽降。 經過唐朝初期的一百多年盛世,人口增加。不過西元755年安祿山造反,759年史思明稱王,天下大亂,人口又減少超過一半(西元820年,第七次遽降期)。後期雖有回升,但經過五代的動亂,到了末期(西元960年)人口又減少,這是第八次遽降期。 北宋時期人口基本上穩定成長,到1124年達前所未有的高峰期。1125年 金兵第一次南下,圍太原,1126年金兵第二次南下,並渡河。到1141年岳飛被殺時,全國人口再受影響,此為圖上之第九次遽降期。1142年宋金締和之 後人口再度回升。不過蒙古興起後,戰爭使人口再度跌入谷底,到1279年宋亡時,人口第十次大幅度降低。 短暫的元朝人口曾經一度上升,但元末天下大亂,群雄起義,1294年時又降至谷底。明初人口持續成長,到1398年到達頂點,不過1404年時卻又出現第十一次人口遽降期。此後再度回升到高峰(1626年),此時努爾哈赤已即位,稱國號為金(1616年)。 西元1617年「夏旱災,歉遍中國」,1621年四川永寧土司造 反,1622年貴州水西土司及山東白蓮教徒作亂,1628年冬陝西飢荒,流賊大起。1636年金改號為清,1637年李自成犯四川 濾桶,1644年正月張獻宗 入四川,李自成稱帝,並於三月陷京師,隨後清兵入關,陷北京。這場大動亂,有數以千萬計的百姓死亡,這是第十二次遽降期(1646年)。 順治後期及康熙年間人口不斷上升,到1794年人口達到高峰。當年貴州作亂,延及湖南,次年湖北白蓮教作亂。到嘉慶二年(1797年)時人口又第十三次下降到谷底。 西元1813年天理教作亂,1814年捻匪起,人口有短暫下降,但到 1830年首度突破四億。1850年洪秀全起兵廣西,1851年自命為天王,建號太平天國,人口再度下降。1853年太平軍下南京,1860年英法聯軍陷 北京,1864年太平天國雖亡,卻又有回民作亂,人口下降(1870年;圖上的第十四次遽降期)。1959~1962年間的人口停滯,雖然是肇因於政治動 亂,但是三年的旱災,可能也有一定的關係。 竺可楨根據歷史文獻,將五千年來中國的氣溫和人口的變動作了一個對比。由圖 一上可看出西元初期的氣溫下降,相對應於人口的第三次劇烈波動。東漢時氣溫較高,人口也多。三國、魏晉南北朝時氣溫又再出現一個波谷,人口也較東漢時少 (第四、五兩次人口遽降期)。唐時氣溫及人口均回升;南宋、元明初時之第九至十一次人口波動,似乎也與氣溫之波動相呼應。 明末流寇作亂、人口第十二次減少時,氣溫也較低;清末太平天國作亂時,氣 溫、人口也都同步下降(第十四次人口遽降期),這些人口、氣溫下降的動亂年代,又多與改朝換?酒店經紀N時期相符。由於中國人一向安土重遷、兼重禮法,因此除非活不 下去了,才較有可能鋌而走險,造成動亂。反之富而好禮、肚子填飽了,想造反的就少了。 此外早期外族入侵,亦是導致戰亂的因素。如晉亡(西元420年)之前後一百年間(336~443年)的五胡亂華,原因之一可能是北方氣溫變冷,胡人迫於飢餓,只好南下牧馬,這也是氣候造成人口下降的間接因素。 陳鎮東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所 參考資料 1.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,《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》,地圖出版社,1981年。 2. 吉野正敏,<中國之人口變化與環境之變遷>,《愛大史學》第五號(日文),1996年。 3. 曲格平編,《中國人口與環境》第二輯,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,1995年。 4. 曲格平、李金昌,《中國人口與環境》,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,1992年。 5. 施雅風、王明星、張丕遠、趙希濤,《中國氣候與海面變化研究進展》,海洋出版社,1992年。 6. 張光直,《中國考古學論文集》,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5年。 7. 陳正祥,《中國歷史文化地理》(上冊),南天書局,1995年。 8. 陳慶麒,《中國大事年表》,台灣商務印書館,1994年。 9. 黃仁宇,《中國大歷史》,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5年。 10. 趙文林、謝淑君,《中國人口史》,人民出版社,1988年。 11. 竺可楨,<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>,《考古學報》(1) 15~38,1972年 房地產。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b70sbgj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